親,你的浏覽器版本太低咯!建議更換浏覽器進行浏覽
前往360浏覽器
前往谷歌浏覽器
《以交易為生》
第一章 個體心理
1.1 為什么交易
1.2 幻想與現實
1.2.1 頭腦迷思
1.2.2 資金不足的迷思
1.2.3 自動導航迷思
1.2.4 個人崇拜
1.2.5 交易時睜大雙眼
1.3 市場大師
1.3.1 市場周期大師
1.3.2 神奇方法大師
1.3.3 已故型大師
1.3.4 大師的追隨者
1.4 自毀
1.4.1 賭博
1.4.2 自毀
1.4.3 撞車比賽
1.4.4 控制自毀行為
1.5 交易心理
1.5.1 通權達變
1.5.2 改變我的交易方式的靈感
1.6 從匿名戒酒會領悟到的交易經驗
1.6.1 否認酗酒
1.6.2 低谷
1.6.3 第1步
1.6.4 一次一天
1.6.5 匿名戒酒會的一次聚會
1.7 匿名止損會
1.7.1 交易的沖動
1.7.2 進洞
1.7.3 大挫折
1.7.4 第1步
1.7.5 一個人的聚會
1.8 贏家與輸家
1.8.1 像大海一樣
1.8.2 情緒化交易
1.8.3 主導自己的生活
第二章 群體心理
2.1 價格為何物
2.1.1 價格之爭
2.1.2 解決沖突
2.1.3 價值共識
2.1.4 行為模式
2.2 市場是什么
2.2.1 全球群體
2.2.2 是群體而非個體
2.2.3 資金來源
2.2.4 內幕消息
2.3 交易情景
2.3.1 個人投資者
2.3.2 機構投資者
2.3.3 鑄劍者
2.3.4 咨詢師
2.3.5 交易競賽
2.4 你與市場群體
2.4.1 群體中的專家
2.4.2 為何加入群體
2.4.3 群體心智
2.4.4 誰領導
2.4.5 獨立
2.5 趨勢的心理因素
2.5.1 強勢情感
2.5.2 上漲與下跌
2.5.3 趨勢領袖
2.5.4 社會心理
2.6 處理與預測
2.6.1 民意測驗
2.6.2 水晶球
2.6.3 觀察市場,管好自己
第三章 傳統圖形分析
3.1 圖形
3.1.1 歷史概況
3.1.2 柱形圖的含義
3.1.3 日本蠟燭圖
3.1.4 市場輪廓
3.1.5 有效市場、隨機游走與自然法則
3.2 支撐與壓力
3.2.1 記憶、痛苦與后悔
3.2.2 支撐與壓力的強度
3.2.3 交易法則
3.2.4 真突破與假突破
3.3 趨勢與區間振蕩
3.3.1 群體心理
3.3.2 難以決策的右邊
3.3.3 方法與技巧
3.3.4 交易或等待
3.3.5 不同時間周期的圖形互相沖突
3.4 趨勢線
3.4.1 怎樣畫趨勢線
3.4.2 趨勢線評級
3.4.3 趨勢線突破
3.4.4 交易法則
3.4.5 趨勢線通道
3.4.6 初始趨勢線
3.4.7 有關趨勢線的其他情況
3.5 缺口
3.5.1 普通缺口
3.5.2 突破缺口
3.5.3 中繼缺口
3.5.4 衰揭缺口
3.5.5 交易法則
3.5.6 有關缺口的其他方面
3.6 圖形形態
3.6.1 頭肩頂
3.6.2 交易法則
3.6.3 巴什克維爾的獵犬
3.6.4 內凹的頭肩形
3.6.5 矩形
3.6.6 交易法則
3.6.7 盤整和旗形
3.6.8 三角形
3.6.9 交易法則
3.6.10 非典型的三角形
3.6.11 雙重頂和雙重底
第四章 計算機化技術分析
4.1 交易中的計算機
4.1.1 開車還是走路
4.1.2 計算機化分析的三個步驟
4.1.3 工具箱
4.1.4 黑匣子
4.1.5 灰匣子
4.1.6 計算機
4.1.7 市場數據
4.1.8 三類主要指標
4.2 移動平均
4.2.1 報警兩次
4.2.2 市場心理
4.2.3 指數移動平均
4.2.4 選擇移動平均的時長
4.2.5 交易法則
4.2.6 機械系統
4.2.7 有關MA的其他情況
4.3 MACD與MACD柱
4.3.1 構造MACD指標的步驟
4.3.2 市場心理
4.3.3 交易法則
4.3.4 有關MACD指標的其他情況
4.3.5 MACD柱
4.3.6 市場心理
4.3.7 交易法則
4.3.8 何時會出現新高或新低
4.3.9 技術分析中最強的信號
4.3.10 有關MACD柱的其他情況
4.4 趨向系統
4.4.1 如何構造趨向系統
4.4.2 群體行為
4.4.3 交易法則
4.5 動能指標、變動率和平滑變動率
4.5.1 超買和超賣
4.5.2 背離種類
4.5.3 動能指標和變動率
4.5.4 群體心理
4.5.5 交易法則
4.5.6 平滑變動率
4.5.7 群體行為
4.5.8 交易法則
4.6 威廉指標
4.6.1 群體心理
4.6.2 交易法則
4.7 隨機指標
4.7.1 群體心理
4.7.2 交易法則
4.7.3 有關隨機指標的其他情況
4.8 相對強弱指標
4.8.1 群體心理
4.8.2 交易法則
4.8.3 有關RSI指標的其他情況
第五章 被忽視的要素
5.1 成交量
5.1.1 群體心理
5.1.2 交易法則
5.1.3 有關成交量的其他情況
5.2 基于成交量的指標
5.2.1 能量潮
5.2.2 群體心理
5.2.3 交易信號
5.2.4 有關OBV的其他情況
5.2.5 收集派發指標
5.2.6 群體行為
5.2.7 交易法則
5.2.8 有關A/D的其他情況
5.3 持倉量
5.3.1 群體心理
5.3.2 交易法則
5.3.3 有關持倉量的其他情況
5.4 夏歷指數
5.4.1 如果構造BPI
5.4.2 群體心理
5.4.3 交易法則
5.5 時間
5.5.1 周期
5.5.2 指標的季節
5.5.3 折返
5.5.4 數字5
第六章 股市指標
6.1 新高——新低指數
6.1.1 如何構造新高——新低指數
6.1.2 群體心理
6.1.3 交易法則
6.1.4 有關NH-NL的其他情況
6.2 交易者指數與其他股市指標
6.2.1 如何計算TRIN
6.2.2 群體心理
6.2.3 交易法則
6.2.4 有關TRIN的其他情況
6.2.5 騰落指數
6.2.6 最活躍的股票
6.2.7 其他股市指標
第七章 心理指標
7.1 一致性指標
7.1.1 跟蹤投資顧問們的觀點
7.1.2 來自媒體的信號
7.1.3 來自廣告的信號
7.2 投入指標
7.2.1 交易者的投入
7.2.2 內部人交易
7.2.3 股票交易所的會員
7.2.4 零股交易
第八章 新指標
8.1 透視指標
8.1.1 如何構造透視指標
8.1.2 交易心理
8.1.3 交易法則
8.2 勁道指數
8.2.1 如何構造勁道指數
8.2.2 交易心理
8.2.3 交易法則
第九章 交易系統
9.1 三重濾網交易系統
9.1.1 趨勢跟隨指標與振蕩指標
9.1.2 選擇時間周期——因素5
9.1.3 第一層濾網——市場潮流
9.1.4 第二層濾網——市場波浪
9.1.5 第三層濾網——盤中突破
9.1.6 止損
9.2 拋物線交易系統
9.2.1 如何構造拋物線
9.2.2 交易心理
9.2.3 交易法則
9.3 通道交易系統
9.3.1 構造通道的4種方法
9.3.2 移動平均線通道
9.3.3 群體心理
9.3.4 交易法則
9.3.5 標準差通道
9.3.6 有關通道的其他情況
第十章 風險管理
10.1 情緒與概率
10.1.1 為什么強尼不能賣出
10.1.2 概率與數盲
10.1.3 正數期望值
10.2 資金管理
10.2.1 生存第一
10.2.2 致富: 慢慢來
10.2.3 該冒多大風險
10.2.4 逢輸加倍
10.2.5 最佳固定比例
10.2.6 利潤再投資
10.3 出場
10.3.1 質為先,利在后
10.3.2 指標發出的信號
10.3.3 利潤目標、艾略特和斐波納奇數列
10.3.4 設定出場點
10.3.5 交易完成之后
用戶名或郵箱可登錄
記住密碼
記住密碼?
目錄
《以交易為生》
第一章 個體心理
1.1 為什么交易
1.2 幻想與現實
1.2.1 頭腦迷思
1.2.2 資金不足的迷思
1.2.3 自動導航迷思
1.2.4 個人崇拜
1.2.5 交易時睜大雙眼
1.3 市場大師
1.3.1 市場周期大師
1.3.2 神奇方法大師
1.3.3 已故型大師
1.3.4 大師的追隨者
1.4 自毀
1.4.1 賭博
1.4.2 自毀
1.4.3 撞車比賽
1.4.4 控制自毀行為
1.5 交易心理
1.5.1 通權達變
1.5.2 改變我的交易方式的靈感
1.6 從匿名戒酒會領悟到的交易經驗
1.6.1 否認酗酒
1.6.2 低谷
1.6.3 第1步
1.6.4 一次一天
1.6.5 匿名戒酒會的一次聚會
1.7 匿名止損會
1.7.1 交易的沖動
1.7.2 進洞
1.7.3 大挫折
1.7.4 第1步
1.7.5 一個人的聚會
1.8 贏家與輸家
1.8.1 像大海一樣
1.8.2 情緒化交易
1.8.3 主導自己的生活
第二章 群體心理
2.1 價格為何物
2.1.1 價格之爭
2.1.2 解決沖突
2.1.3 價值共識
2.1.4 行為模式
2.2 市場是什么
2.2.1 全球群體
2.2.2 是群體而非個體
2.2.3 資金來源
2.2.4 內幕消息
2.3 交易情景
2.3.1 個人投資者
2.3.2 機構投資者
2.3.3 鑄劍者
2.3.4 咨詢師
2.3.5 交易競賽
2.4 你與市場群體
2.4.1 群體中的專家
2.4.2 為何加入群體
2.4.3 群體心智
2.4.4 誰領導
2.4.5 獨立
2.5 趨勢的心理因素
2.5.1 強勢情感
2.5.2 上漲與下跌
2.5.3 趨勢領袖
2.5.4 社會心理
2.6 處理與預測
2.6.1 民意測驗
2.6.2 水晶球
2.6.3 觀察市場,管好自己
第三章 傳統圖形分析
3.1 圖形
3.1.1 歷史概況
3.1.2 柱形圖的含義
3.1.3 日本蠟燭圖
3.1.4 市場輪廓
3.1.5 有效市場、隨機游走與自然法則
3.2 支撐與壓力
3.2.1 記憶、痛苦與后悔
3.2.2 支撐與壓力的強度
3.2.3 交易法則
3.2.4 真突破與假突破
3.3 趨勢與區間振蕩
3.3.1 群體心理
3.3.2 難以決策的右邊
3.3.3 方法與技巧
3.3.4 交易或等待
3.3.5 不同時間周期的圖形互相沖突
3.4 趨勢線
3.4.1 怎樣畫趨勢線
3.4.2 趨勢線評級
3.4.3 趨勢線突破
3.4.4 交易法則
3.4.5 趨勢線通道
3.4.6 初始趨勢線
3.4.7 有關趨勢線的其他情況
3.5 缺口
3.5.1 普通缺口
3.5.2 突破缺口
3.5.3 中繼缺口
3.5.4 衰揭缺口
3.5.5 交易法則
3.5.6 有關缺口的其他方面
3.6 圖形形態
3.6.1 頭肩頂
3.6.2 交易法則
3.6.3 巴什克維爾的獵犬
3.6.4 內凹的頭肩形
3.6.5 矩形
3.6.6 交易法則
3.6.7 盤整和旗形
3.6.8 三角形
3.6.9 交易法則
3.6.10 非典型的三角形
3.6.11 雙重頂和雙重底
第四章 計算機化技術分析
4.1 交易中的計算機
4.1.1 開車還是走路
4.1.2 計算機化分析的三個步驟
4.1.3 工具箱
4.1.4 黑匣子
4.1.5 灰匣子
4.1.6 計算機
4.1.7 市場數據
4.1.8 三類主要指標
4.2 移動平均
4.2.1 報警兩次
4.2.2 市場心理
4.2.3 指數移動平均
4.2.4 選擇移動平均的時長
4.2.5 交易法則
4.2.6 機械系統
4.2.7 有關MA的其他情況
4.3 MACD與MACD柱
4.3.1 構造MACD指標的步驟
4.3.2 市場心理
4.3.3 交易法則
4.3.4 有關MACD指標的其他情況
4.3.5 MACD柱
4.3.6 市場心理
4.3.7 交易法則
4.3.8 何時會出現新高或新低
4.3.9 技術分析中最強的信號
4.3.10 有關MACD柱的其他情況
4.4 趨向系統
4.4.1 如何構造趨向系統
4.4.2 群體行為
4.4.3 交易法則
4.5 動能指標、變動率和平滑變動率
4.5.1 超買和超賣
4.5.2 背離種類
4.5.3 動能指標和變動率
4.5.4 群體心理
4.5.5 交易法則
4.5.6 平滑變動率
4.5.7 群體行為
4.5.8 交易法則
4.6 威廉指標
4.6.1 群體心理
4.6.2 交易法則
4.7 隨機指標
4.7.1 群體心理
4.7.2 交易法則
4.7.3 有關隨機指標的其他情況
4.8 相對強弱指標
4.8.1 群體心理
4.8.2 交易法則
4.8.3 有關RSI指標的其他情況
第五章 被忽視的要素
5.1 成交量
5.1.1 群體心理
5.1.2 交易法則
5.1.3 有關成交量的其他情況
5.2 基于成交量的指標
5.2.1 能量潮
5.2.2 群體心理
5.2.3 交易信號
5.2.4 有關OBV的其他情況
5.2.5 收集派發指標
5.2.6 群體行為
5.2.7 交易法則
5.2.8 有關A/D的其他情況
5.3 持倉量
5.3.1 群體心理
5.3.2 交易法則
5.3.3 有關持倉量的其他情況
5.4 夏歷指數
5.4.1 如果構造BPI
5.4.2 群體心理
5.4.3 交易法則
5.5 時間
5.5.1 周期
5.5.2 指標的季節
5.5.3 折返
5.5.4 數字5
第六章 股市指標
6.1 新高——新低指數
6.1.1 如何構造新高——新低指數
6.1.2 群體心理
6.1.3 交易法則
6.1.4 有關NH-NL的其他情況
6.2 交易者指數與其他股市指標
6.2.1 如何計算TRIN
6.2.2 群體心理
6.2.3 交易法則
6.2.4 有關TRIN的其他情況
6.2.5 騰落指數
6.2.6 最活躍的股票
6.2.7 其他股市指標
第七章 心理指標
7.1 一致性指標
7.1.1 跟蹤投資顧問們的觀點
7.1.2 來自媒體的信號
7.1.3 來自廣告的信號
7.2 投入指標
7.2.1 交易者的投入
7.2.2 內部人交易
7.2.3 股票交易所的會員
7.2.4 零股交易
第八章 新指標
8.1 透視指標
8.1.1 如何構造透視指標
8.1.2 交易心理
8.1.3 交易法則
8.2 勁道指數
8.2.1 如何構造勁道指數
8.2.2 交易心理
8.2.3 交易法則
第九章 交易系統
9.1 三重濾網交易系統
9.1.1 趨勢跟隨指標與振蕩指標
9.1.2 選擇時間周期——因素5
9.1.3 第一層濾網——市場潮流
9.1.4 第二層濾網——市場波浪
9.1.5 第三層濾網——盤中突破
9.1.6 止損
9.2 拋物線交易系統
9.2.1 如何構造拋物線
9.2.2 交易心理
9.2.3 交易法則
9.3 通道交易系統
9.3.1 構造通道的4種方法
9.3.2 移動平均線通道
9.3.3 群體心理
9.3.4 交易法則
9.3.5 標準差通道
9.3.6 有關通道的其他情況
第十章 風險管理
10.1 情緒與概率
10.1.1 為什么強尼不能賣出
10.1.2 概率與數盲
10.1.3 正數期望值
10.2 資金管理
10.2.1 生存第一
10.2.2 致富: 慢慢來
10.2.3 該冒多大風險
10.2.4 逢輸加倍
10.2.5 最佳固定比例
10.2.6 利潤再投資
10.3 出場
10.3.1 質為先,利在后
10.3.2 指標發出的信號
10.3.3 利潤目標、艾略特和斐波納奇數列
10.3.4 設定出場點
10.3.5 交易完成之后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