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虧損到贏利(錯別字較多)》

4.3 投資者整體修煉的五個方面

4.3 投資者整體修煉的五個方面

前面談了我們皆是充滿了主觀與偏見的凡人,又談了行為金融學揭露出 來的令人觸目驚心的投資偏差,在第二章還談到了成功的投資不僅僅要求相 對的、局部的優勢,而且要求全局的、絕對的人性修煉上的優勢。這不是我 危言鈐聽,也不是我悲觀失望,而是活生生的殘酷的現實,歷史一再證明投 資是世界上難度最大的行業之一,

投資者要想在這場九死一生的生死游戲中長期生存,進而長期獲利,需 要進行哪些方面修煉?我認為需要五個方面的修煉。

這五個方面是:①對市場規律的正確理解:②對交易策略的正確把握: ③對交易經驗的足夠積累:④對交易品性的充分培養:⑤對理念和心態的長 期修煉。難就難在這五個方面是錯綜復雜地纏繞在一起的,沒有很多年的磨 練無法明顯地區分它們。

對市場規律的正確理解,是投資成功的第一塊基石。前面已經專門談了 我對金融市場運行規律的認識,講了市場的混沌特性,在充分利用市場殘留 的少撤確定性規律的同時要小心翼翼地注意隨機性的干擾,所以倉位千萬不 可太重:還講了金融市場的空間結構、時間結構,即行情框架理論,針對不同的品種、不同性質的行情走勢,采取不同的交易對策,當然,這些觀點只 是我的一家之言,但不論投資者的個人見解如何,有一點是共同的,即我們 自己的見解要盡可能地符合市場實際。盡管市場走勢并不是一個純客觀的東 西,但仍然有它自身的規律,如果我們的見解與市場實際偏差太遠,則我們 就陷入主觀偏見之中了,最終得付出慘重的代價。為了修正對市場規律的不 正確理解,僅僅反復觀察歷史走勢,是遠遠不夠的,更有效的是對歷史數據 進行嚴格測試及禁止引用未來數據的訓練(即人工測試)。

對交易策略的正確把握,是投資成功的第二塊基石。對一個交易模型, 無論是純客觀的,純主觀的,還是半客觀、半主觀的,最敢要的評價指標是 算術期望和幾何期望,只有對短線交易,追求高勝率才有意義,在良好的算 術期望和幾何期望的基礎上,我們再尋求一個合適的但最重要的資金管理模 式,M終賬戶的收益評價體現為年復利率。對于長線交易,我們只需做到“迅 速止損,放足盈利,試探加碼,輕倉長線”,就能夠確保最終盈利,就算倉位 不是最佳的,甚至是次次佳的,仍然能夠保持長期安全獲利。如果能得到正 確的引導,對交易策略的正確把握并不是太難。不幸的是,一味追求高勝率 似乎是人的天性,市面上的大多數書箝也是為了迎合讀者的這一心理需求而 寫,故而謬誤流傳甚廣就不足為怪了 。

對交易經驗的足夠積累,是投資成功的第三塊基石。但是,交易經驗具 有不可替代性。投資新手往往有這樣一種體會:剛看了一本好書。或者聽了 一場投資報告,熱血沸騰,以為找到了成功的秘決。誰知第二天交易起來還 是老樣子,該虧的還是照樣虧。這是為什么?我認為有兩方面的原因,首先 是人的天性并不適合做投資,而要扭轉天性不是一年半載的事。其次是交易 經驗的不可替代性,5-8年的磨練期是很難躲得過去的。寫書的人或做投資 報告的人是講他的操作理念和交易經驗,并且把這些理念和經驗形成習慣落 實到交M中,而新手由于臨場實踐經驗不夠,就很難把它們落實。背景知識、 理論知識都可以通過肴書來較快地學習,唯獨這個交易經驗非得親身實踐不可。投資者往往只有經歷了大牛市、大熊市、大牛皮市以后,才能積累起大 體足夠的經驗,而這一般需要5?8年的時間!這種交易經驗的不可跳躍性也 是橫在“龍門”面前的一道極髙的門檻。我的經驗證明,杜絕引用未來數據 的訓練可以在相當程度上縮短這個積累經驗的時間。另外就是,什么樣的交 易經歷就會導致什么樣的交易風格,由于交易經歷和個人性格難以模仿,這 種交易風格具有難以模仿性,所以說交易經驗也就很難模仿了。因此,交易 是個性化行為,而個性化更多地體現在交易經驗上。交易經驗雖然具有不可 跳躍性和不可模仿性,但卻是將正確的理念、心態、策略和賬戶盈利聯系起 來的紐帶,是實現盈利的臨門一腳。是在關鍵時刻最可依賴的東西,

對交易品性的充分培養,是投資成功的第四塊基石。交易品性指交易習慣 和行事作風,不單指行為上的習慣。還指態度上的習慣。沒有什么比習慣更強 大的了。長期的習慣就形成個性。重復性的行為形成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 格決定命運。“把成功的操作重復一千次”,說的就是要形成成功的習慣。當投 資者經歷了多年的磨練后,逐漸積累了足夠多的經驗,其中的很多經驗在ffi復 多次后,形成習慣沉淀下來,不但具體交易上有明顯的慣性,思考問題的方式 及處理一t刀問題的行事作風也有明慣性,所以統稱交易品性,或曰個人風格。

有的人做了十幾年投資,卻始終賺不到錢,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思維 方式不夠客觀務實、不愿經常反省自身外,沒有形成穩定的、正確的交易品 性也是一個原因#有的投資者具有很多經驗,可是這些經驗是零碎的、分散的, 區分不出哪些是成功的經驗。哪些是失敗的經驗,成功的經驗也沒有形成習 慣去反復執行。

交易品性不僅是指具體的交易習慣,還指交易以外的個人行事作風#成 功的投資者一般勤奮、嚴謹和自律,而失敗的投資者則往往懶惰、輕率和無紀 律。許多人可以花很多時間忙忙碌碌地買進賣出,卻沒有時間做一個交易記錄, 也懶得寫下交易的理由,更加談不上總結了,而成功的投資者則事無巨細先記 下來再說。然后經常進行總結和反省。許多人在日常生活中為了買一臺電器而再三思慮。或者為了買一査衣服而逛好幾個店,但在交易中對動不動就虧損成 千上萬元的買賣卻是由于突發奇想,或靈機一動。或心頭一熱。總之是一拍腦 袋就下單,完全不考慮這些交易背后有多少條理由,是否有足夠的統計依據。 這種輕率的、無紀律的交易在成功的投資者身上幾乎絕跡,他們總是力數交易 背后有多少條理由在支揮,這些理由有多大的統計依據,何時買賣及倉位多少 總是按計劃及紀律來進行,在沒有出現交易機會時他們總是能夠耐心等候。在 積累交易經驗的同時,對那些成功的經驗有意識地總結、重復,進而形成正確 的習慣,再加上勤奮、嚴謹、自律和自省,終會慢慢培養出良好的交易品性。 這是走向最后成功的重要的一方面,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對投資理念和心態的長期修煉,是投資成功的第五塊也是最重要的一塊 基石。所謂投資理念。是指投資者對期貨交易在哲學層面上的全面的、綜合 的理解,也即對前面所說的市場運行規律、交易策略、交易經驗、交易品性 等諸方面在融會貫通后,再加上主動修正認知及投資行為上的偏差,最終全 面升華到哲學層面上,形成一套信念、一套思維方式,成為一切投資活動的 原則性指南。投資者在這一套原則性指南的指引下,繼續總結個人交易歷程 中積m下來的各種分析手段、操作技術和交易經驗等,m終形成適合于個人 性格的一整套或純客觀或兼顧主客觀的交易規則。這套規則就是他整個投資 事業安身立命的基礎。 *

投資理念是思想性、原則性的東西,并不是某種具體的操作技術。例如"不 要企圖抄底摸頂”就是一個理念,但怎樣才算不是抄底、不是摸頂。具體做 法五花八門,但只要不違背這個原則,則最終結果大同小異。又如“迅速止損, 放足盔利”也是一個理念,但到什么價位才箅迅速止損,乂到什么價位才算 放足盈利,也是見仁見智。然而只要遵守這個原則,則最終結果也是殊途同歸。

由于投資理念涉及到交易的方方面面,所以并不能用一句話加以概括, 而是分散為許許多多簡短的語句。茲舉若干例:贏家并不是要贏得所有交易; 讓止損成為一種習慣:必須主動放棄某些交易:只抓大級別機會:采取最保守的交易方式:買最強勢的品種,賣M弱勢的品種;強調風險收益比;重勢 不重價:不要試圖抄底摸頂:順勢而為:不要逆勢操作;迅速止損,放足盈 利,試探加碼,輕倉長線;保留盈利倉位,出清虧損倉位:不要讓盈利倉位 變成虧損倉位;無浮動盈利不能加碼;交易是個性化行為;重要的不是基本 面,而是市場對基本面的反應:盯住止損,不考慮利潤:虧損后的首要任務 不是扳平,而是重建信心*

期貨投資從理念上來說,并沒有什么新觀點,因為“投機就像山脈一樣 古老”,“華爾街沒有新事物”(杰西。里佛默)。如果你不重視這些華爾街上 的前輩用鮮血凝成的信條,那么你就得用自己的鮮血去道新發現它們,甚至 你流了血也可能發現不了它們,域終只能黯然離場。

由于人的天性并不適合做交易,為了做好交易就得把人的天性整個扭轉 過來,但這談何容易!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所以說這是一個根深蒂 固的慢性病。為了治好此病。除了天天吃藥,吃上幾年,毫無他法!所以我 們要挑選一些理念性的好書作為枕邊書,每天早晚看上幾頁,也即吃上幾片 藥。吃上幾個月初見成效,吃上幾年徹底根治!

投資新手往往輕視理念,認為理念是些虛無飄渺的、缺乏操作性的空洞 理論。對這種情況可以采用對比排除法,也即天天看上幾頁,然后對比自己 最近操盤有無違反這些理念的地方*其實只要認真思考,一些人很快就會發 現,他們幾乎天天在反反復復地違反這些正確的理念!

投資心態,即交易時的心理狀態,是決定正確的操作能否實施的關鍵因 素。其實正確的投資心態依賴于正確的投資理念,當一個人已經把正確的投 資理念修煉到深入骨髓的時候,心態自然就自信從容、恬淡平和。關于心態, 我認為有一個概念很重要,即“目標感覺”,就是說要做出成功的感覺來,就 像乒乓球冠軍很強調“打出感覺來,打出狀態來”一樣,我們要刻意尋找、 培養這種成功交易的感覺(一般是類比于某一件我們做得很好的不涉及金錢 的事情的那種感覺),然后把這種感覺作為常規狀態固定下來,每次交易前先進入這種狀態。比如我做長線的穩定的目標感覺已經達到了,這就是類似于 喝一杯淡淡的綠茶時那種輕松的、從容的偷悅感。

有一種觀點在網絡上頗為流行,就是認為交易要“快、準、狠”,我對此 大惑不解;這三個字讓人感覺到緊張,而我認為成功的交易,不淪長短線,一 定是讓人感覺到放松的、從容的,就像射箭一樣,過于緊張肯定不行。再快的 行情,在投資者的眼中也應是從容不迫的,矜急什么!也不需要刻意追求太準, 看不準也只有少量損失而已,更加不需要太狠,太狠了就不輕松、不安祥了。

我從自己幾年的實戰中體會到影響投資的這幾個因素,依《要程度依次 為理念、心態、策略、分析。也就是說導致我們大賺或大虧的是理念、心態 和策略:技術層面的東西,比如行情分析、技術指標,頂多只能箅第四重要, 技術層面的東西,作為知識,有兩年時間就可以掌握得差不多了,然而理念 和心態的整體修煉,沒有5?8年的千銀百煉是不行的。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