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你的浏覽器版本太低咯!建議更換浏覽器進行浏覽
前往360浏覽器
前往谷歌浏覽器
《經濟學原理:微觀經濟學分冊(第5版)》
作者介紹
前言:致學生
曼昆的第5版 來體驗吧
第1篇 導言
第1章 經濟學的十大原理
1.1 人們如何做出決策
1.1.1 原理一:人們面臨權衡取捨
1.1.2 原理二:某種東西的成本是為了得到它所放棄的東西
1.1.3 原理三:理性人考慮邊際量
1.1.4 原理四:人們會對激勵做出反應
新聞摘錄 激勵型工資
1.2 人們如何相互交易
1.2.1 原理五:貿易可以使每個人的狀況都變得更好
1.2.2 原理六:市場通常是組織經濟活動的一種好方法
參考資料 亞當·斯密與看不見的手
1.2.3 原理七:政府有時可以改善市場結果
1.3 整體經濟如何運行
1.3.1 原理八:一國的生活水平取決於它生產物品與勞務的能力
1.3.2 原理九:當政府發行了過多貨幣時,物價上升
1.3.3 原理十:社會面臨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的短期權衡取捨
新聞摘錄 為什麼你應該學習經濟學
1.4 結論
參考資料 如何閱讀本書
內容提要
關鍵概念
複習題
問題與應用
第2章 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
2.1 作為科學家的經濟學家
2.1.1 科學方法:觀察、理論和進一步觀察
2.1.2 假設的作用
2.1.3 經濟模型
2.1.4 我們的第一個模型:循環流量圖
2.1.5 我們的第二個模型:生產可能性邊界
2.1.6 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
參考資料 什麼人在學習經濟學
2.2 作為政策顧問的經濟學家
2.2.1 實證分析與規范分析
2.2.2 華盛頓的經濟學家們
新聞摘錄 橄欖球經濟學
2.2.3 為什麼人們總是不遵從經濟學家的建議?
2.3 經濟學家意見分歧的原因
2.3.1 科學判斷的不同
2.3.2 價值觀的不同
2.3.3 感覺與現實
2.4 出發吧
新聞摘錄 環境經濟學
內容提要
關鍵概念
複習題
問題與應用
附錄 繪圖:簡單的複習
第3章 相互依存性與貿易的好處
3.1 一個現代經濟寓言
3.1.1 生產可能性
3.1.2 專業化與貿易
3.2 比較優勢:專業化的動力
3.2.1 絕對優勢
3.2.2 機會成本和比較優勢
3.2.3 比較優勢與貿易
3.2.4 貿易的價格
參考資料 亞當·斯密與大衛·李嘉圖的思想遺產
3.3 比較優勢的應用
3.3.1 老虎伍茲應該自己修剪草坪嗎
新聞摘錄 日新月異的國際貿易
3.3.2 美國應該與其他國家進行貿易嗎
3.4 結論
內容提要
關鍵概念
複習題
問題與應用
第2篇 市場如何運作
第4章 供給與需求的市場力量
4.1 市場與競爭
4.1.1 什麼是市場
4.1.2 什麼是競爭
4.2 需求
4.2.1 需求曲線:價格和需求量之間的關系
4.2.2 市場需求與個人需求
4.2.3 需求曲線的移動
案例研究 減少香煙需求量的兩種方法
4.3 供給
4.3.1 供給曲線:價格與供給量之間的關系
4.3.2 市場供給與個人供給
4.3.3 供給曲線的移動
4.4 供給與需求的結合
4.4.1 均衡
4.4.2 分析均衡變動的三個步驟
新聞摘錄 氦氣市場
新聞摘錄 自然災害之后物價上升
4.5 結論:價格如何配置資源
內容提要
關鍵概念
複習題
問題與應用
第5章 彈性及其應用
5.1 需求彈性
5.1.1 需求價格彈性及其決定因素
5.1.2 需求價格彈性的計算
5.1.3 中點法:一個計算變動百分比和彈性的更好方法
5.1.4 各種需求曲線
5.1.5 總收益與需求價格彈性
5.1.6 沿著一條線性需求曲線的彈性和總收益
新聞摘錄 能源需求
5.1.7 其他需求彈性
5.2 供給彈性
5.2.1 供給價格彈性及其決定因素
5.2.2 供給價格彈性的計算
5.2.3 各種供給曲線
5.3 供給、需求和彈性的三種應用
5.3.1 農業的好消息對農民來說會是壞消息嗎
5.3.2 為什麼石油輸出國組織不能保持石油的高價格
5.3.3 禁毒增加還是減少了與毒品相關的犯罪
5.4 結論
內容提要
關鍵概念
複習題
問題與應用
第6章 供給、需求與政府政策
6.1 價格控制
6.1.1 價格上限如何影響市場結果
案例研究 加油站前的長隊
案例研究 短期與長期中的租金控制
6.1.2 價格下限如何影響市場結果
案例研究 最低工資
新聞摘錄 查維茲總統與市場
6.1.3 對價格控制的評價
6.2 稅收
6.2.1 向賣者徵稅如何影響市場結果
6.2.2 向買者徵稅如何影響市場結果
案例研究 國會能分配工薪稅的負擔嗎
6.2.3 彈性與稅收歸宿
案例研究 誰支付奢侈品稅
6.3 結論
內容提要
關鍵概念
複習題
問題與應用
第3篇 市場和福利
第7章 消費者、生產者與市場效率
7.1 消費者剩餘
7.1.1 支付意願
7.1.2 用需求曲線衡量消費者剩餘
7.1.3 價格降低如何增加消費者剩餘
7.1.4 消費者剩餘衡量什麼
7.2 生產者剩餘
?7.2.1 成本與銷售意願
7.2.2 用供給曲線衡量生產者剩餘
7.2.3 價格上升如何增加生產者剩餘
7.3 市場效率
7.3.1 仁慈的社會計劃者
7.3.2 市場均衡的評價
案例研究 人體器官市場是否應該存在
新聞摘錄 轉賣門票
新聞摘錄 市場的奇蹟
7.4 結論:市場效率與市場失靈
內容提要
關鍵概念
複習題
問題與應用
第8章 應用:賦稅的代價
8.1 賦稅的無謂損失
8.1.1 稅收如何影響市場參與者
8.1.2 無謂損失與貿易的好處
8.2 決定無謂損失的因素
案例研究 無謂損失的爭論
8.3 稅收變動時的無謂損失和稅收收入
參考資料 亨利·喬治和土地稅
案例研究 拉弗曲線和供給學派經濟學
新聞摘錄 通向法國之路
8.4 結論
內容提要
關鍵概念
複習題
問題與應用
第9章 應用:國際貿易
9.1 決定貿易的因素
9.1.1 沒有貿易時的均衡
9.1.2 世界價格和比較優勢
9.2 貿易的贏家和輸家
9.2.1 出口國的得失
?9.2.2 進口國的得失
9.2.3關稅的影響
參考資料 進口配額:另一種限制貿易的方法
9.2.4 貿易政策的結論
9.2.5 國際貿易的其他利益
新聞摘錄 自由貿易的贏家應該補償輸家嗎
9.3 各種限制貿易的觀點
9.3.1 工作崗位論
新聞摘錄 離岸外包
9.3.2 國家安全論
9.3.3 幼稚產業論
?9.3.4 不公平競爭論
9.3.5 作為討價還價籌碼的保護論
新聞摘錄 關於自由貿易的第二種思想
案例研究 貿易協定和世界貿易組織
9.4 結論
內容提要
關鍵概念
複習題
問題與應用
第4篇 公共部門經濟學
第10章 外部性
10.1 外部性和市場無效率
10.1.1 福利經濟學:回顧
10.1.2 負的外部性
10.1.3 正的外部性
案例研究 技術溢出、產業政策與專利保護
10.2 針對外部性的公共政策
10.2.1 命令與控制政策:管制
10.2.2 以市場為基礎的政策 1:矯正性稅收與補貼
案例研究 為什麼對汽油徵收的稅如此之重
10.2.3 以市場為基礎的政策2:可交易的污染許可證
新聞摘錄 支持對碳徵稅
10.2.4 對關於污染的經濟分析的批評
10.3 外部性的私人解決方法
10.3.1 私人解決方法的類型
10.3.2 科斯定理
10.3.3 為什麼私人 解決方法並不總是有效
10.4結論
內容提要
關鍵概念
複習題
問題與應用
第11章 公共物品和公共資源
11.1 不同類型的物品
11.2 公共物品
11.2.1 搭便車者問題
11.2.2 一些重要的公共物品
案例研究 燈塔是公共物品嗎
11.2.3 成本—收益分析的難題
案例研究 一條生命值多少錢
11.3 公共資源
11.3.1 公地悲劇
11.3.2 一些重要的公共資源
新聞摘錄 布隆伯格的計劃
案例研究 為什麼黃牛沒有絕種
11.4 結論:產權的重要性
內容提要
關鍵概念
複習題
問題與應用
第12章 稅制的設計
12.1 美國政府的財政概況
12.1.1 聯邦政府
案例研究 未來的財政挑戰
12.1.2 州與地方政府
12.2 稅收和效率
12.2.1 無謂損失
案例研究 應該對收入徵稅,還是應該對消費徵稅
12.2.2 管理負擔
12.2.3 邊際稅率與平均稅率
12.2.4 定額稅
12.3 稅收與平等
12.3.1 受益原則
12.3.2 支付能力原則
案例研究 如何分配稅收負擔
12.3.3 稅收歸宿與稅收平等
案例研究 誰支付公司所得稅
新聞摘錄 稅收改革問答
12.4 結論:平等與效率之間的權衡取捨
內容提要
關鍵概念
複習題
問題與應用
第5篇 企業行為與產業組織
第13章 生產成本
13.1 什麼是成本
13.1.1 總收益、總成本和利潤
13.1.2 作為機會成本的成本
13.1.3 作為一種機會成本的資本成本
13.1.4 經濟利潤與會計利潤
13.2 生產與成本
13.2.1 生產函數
13.2.2 從生產函數到總成本曲線
13.3 成本的各種衡量指標
13.3.1 固定成本與可變成本
13.3.2 平均成本與邊際成本
13.3.3 成本曲線及其形狀
13.3.4 典型的成本曲線
13.4 短期成本與長期成本
13.4.1 短期與長期平均總成本之間的關係
13.4.2 規模經濟與規模不經濟
參考資料 針廠的經驗
13.5 結論
內容提要
關鍵概念
複習題
問題與應用
?第14章 競爭市場上的企業
14.1 什麼是競爭市場
14.1.1 競爭的含義
14.1.2 競爭企業的收益
14.2 利潤最大化與競爭企業的供給曲線
14.2.1 一個簡單的利潤最大化例子
14.2.2 邊際成本曲線和企業的供給決策
14.2.3 企業的短期停止營業決策
14.2.4 覆水難收與其他沉沒成本
案例研究 生意冷清的餐館和淡季的小型高爾夫球場
14.2.5 企業退出或進入一個市場的長期決策
14.2.6 用競爭企業圖形來衡量利潤
14.3 競爭市場的供給曲線
14.3.1 短期:有固定數量企業的市場供給
14.3.2 長期:有進入與退出的市場供給
14.3.3 如果競爭企業利潤為零,為什麼它們要留在市場上
14.3.4 短期與長期的需求移動
14.3.5 為什麼長期供給曲線向右上方傾斜
14.4 結論:在供給曲線背後
內容提要
關鍵概念
複習題
問題與應用
第15章 壟斷
15.1 為什麼會產生壟斷
?15.1.1 壟斷資源
15.1.2 政府創造的壟斷
15.1.3 自然壟斷
15.2 壟斷者如何做出生產與定價決策
15.2.1 壟斷與競爭
15.2.2 壟斷者的收益
15.2.3 利潤最大化
參考資料 為什麼壟斷者沒有供給曲線
15.2.4 壟斷者的利潤
案例研究 壟斷藥品與非專利藥品
15.3 壟斷的福利代價
15.3.1 無謂損失
15.3.2 壟斷利潤:是一 種社會代價嗎
15.4 價格歧視
15.4.1 關於定價的一個寓言
15.4.2 “定價寓言”的寓意
15.4.3 價格歧視分析
15.4.4 價格歧視的例子
新聞摘錄 TKTS與其他計劃
15.5 對壟斷的公共政策
15.5.1 用反托拉斯法增強競爭
新聞摘錄 航空公司的合併
15.5.2 管制
新聞摘錄 公共交通與私人企業
15.5.3 公有制
15.5.4 不作為
15.6 結論:壟斷的普遍性
內容提要
關鍵概念
複習題
問題與應用
第16章 壟斷競爭
16.1 在壟斷和完全競爭之間
16.2 有差別產品的競爭
16.2.1 短期中的壟斷競爭企業
16.2.2 長期均衡
16.2.3 壟斷競爭與完全競爭
16.2.4 壟斷競爭與社會福利
新聞摘錄 多樣性不充分是一種市場失靈
16.3 廣告
16.3.1 關於廣告的爭論
案例研究 廣告與眼鏡的價格
參考資料 加爾布雷思與哈耶克
16.3.2 作為質量資訊的廣告
16.3.3 品牌
16.4 結論
內容提要
關鍵概念
複習題
問題與應用
第17章 寡頭
17.1 只有少數幾個賣者的市場
17.1.1 雙頭的例子
17.1.2 競爭、壟斷和卡特爾
17.1.3 寡頭的均衡
17.1.4 寡頭數量如何影響市場結果
17.2 合作經濟學
17.2.1 囚徒困境
17.2.2 作為囚徒困境的寡頭
案例研究 OPEC和世界石油市場
17.2.3 囚徒困境的其他例子
17.2.4 囚徒困境與社會福利
17.2.5 人們有時能合作的原因
案例研究 囚徒困境的比賽
新聞摘錄 奧曼和謝林
17.3 針對寡頭的公共政策
17.3.1 貿易限制與反托拉斯法
案例研究 一次違法的通話
新聞摘錄 公開的價格勾結
17.3.2 關於反托拉斯政策的爭論
新聞摘錄 政策的撤銷
案例研究 微軟案
17.4 結論
內容提要
關鍵概念
複習題
問題與應用
第6篇 勞動市場經濟學
第18章 生產要素市場
18.1 勞動的需求
18.1.1 競爭的、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的企業
18.1.2 生產函數與勞動的邊際產量
18.1.3 邊際產量值和勞動需求
參考資料 投入需求與產量供給:同一枚硬幣的兩面
18.1.4 什麼引起勞動需求曲線移動
參考資料 路德派暴動
18.2 勞動的供給
18.2.1 工作與閑暇的權衡取舍
18.2.2 什麼引起勞動供給曲線移動
18.3 勞動市場的均衡
18.3.1 勞動供給的移動
新聞摘錄 移民經濟學
18.3.2 勞動需求的移動
案例研究 生產率與工資
參考資料 買方壟斷
18.4 其他生產要素:土地和資本
18.4.1 土地和資本的市場均衡
參考資料 什麼是資本的收入
18.4.2 生產要素之間的聯系
案例研究 黑死病的經濟學
18.5 結論
內容提要
關鍵概念
複習題
問題與應用
第19章 收入與歧視
19.1 決定均衡工資的若干因素
19.1.1 補償性工資差別
19.1.2 人力資本
案例研究 日益增加的技能價值
19.1.3 能力、努力和機遇
?新聞摘錄 制造業工作崗位的流失
案例研究 漂亮的福利
19.1.4 教育的另一種觀點:信號
19.1.5 超級明星現象
新聞摘錄 恐怖分子的人力資本
19.1.6 高於均衡的工資:最低工資法、工會和效率工資
19.2 歧視經濟學
19.2.1 勞動市場歧視的衡量
案例研究 Emily比Lakisha更容易找到工作嗎
19.2.2 雇主的歧視
案例研究 電車上的種族隔離與利潤動機
新聞摘錄 性別差異
19.2.3 顧客與政府的歧視
案例研究 體育運動中的歧視
19.3 結論
內容提要
關鍵概念
複習題
問題與應用
第20章 收入不平等與貧困
20.1 不平等的衡量
20.1.1 美國的收入不平等
20.1.2 世界各國的收入不平等狀況
20.1.3 貧困率
20.1.4 衡量不平等時的問題
案例研究 不平等的其他衡量標準
20.1.5 經濟流動性
新聞摘錄 什麼使不平等加劇
20.2 收入再分配的政治哲學
20.2.1 功利主義
20.2.2 自由主義
20.2.3 自由至上主義
20.3 減少貧困的政策
20.3.1 最低工資法
20.3.2 福利
20.3.3 負所得稅
20.3.4 實物轉移支付
新聞摘錄 童工
20.3.5 反貧困計劃和工作激勵
20.4 結論
內容提要
關鍵概念
複習題
問題與應用
第7篇 深入研究的論題
第21章 消費者選擇理論
21.1 預算約束:消費者能買得起什麼
21.2 偏好:消費者想要什麼
21.2.1 用無差異曲線代表偏好
21.2.2 無差異曲線的四個特徵
21.2.3 無差異曲線的兩個極端例子
21.3 最優化:消費者選擇什麼
21.3.1 消費者的最優選擇
參考資料 效用:描述偏好和最優化的另一種方法
21.3.2 收入變動如何影響消費者的選擇
21.3.3 價格變動如何影響消費者的選擇
21.3.4 收入效應與替代效應
21.3.5 需求曲線的推導
21.4 三種應用
21.4.1 所有的需求曲線都向右下方傾斜嗎
案例研究 尋找季芬財
21.4.2 工資如何影響勞動供給
案例研究 勞動供給的收入效應:歷史趨勢、彩票贏家及卡內基的猜測
21.4.3 利率如何影響家庭儲蓄
21.5 結論: 人們真的這樣想嗎
內容提要
關鍵概念
複習題
問題與應用
第22章 微觀經濟學前沿
22.1 不對稱資訊
22.1.1 隱蔽性行為:委托人、代理人及道德風險
22.1.2 隱蔽性特徵:逆向選擇和次品問題
參考資料 公司管理
22.1.3 為傳遞私人資訊發訊號
案例研究 作為訊息的禮物
22.1.4 引起資訊披露的篩選
22.1.5 不對稱資訊與公共政策
22.2 政治經濟學
22.2.1 康多塞投票悖論
22.2.2 阿羅不可能性定理
22.2.3 中間選民說了算
22.2.4 政治家也是人
新聞摘錄 農業政策與政治
22.3 行為經濟學
22.3.1 人並不總是理性的
22.3.2 人關注公正
新聞摘錄 這是你經濟學的大腦
22.3.3 人有時是矛盾的
22.4 結論
內容提要
關鍵概念
複習題
問題與應用
術語表
索引
用戶名或郵箱可登錄
記住密碼
記住密碼?
目錄
《經濟學原理:微觀經濟學分冊(第5版)》
作者介紹
前言:致學生
曼昆的第5版 來體驗吧
第1篇 導言
第1章 經濟學的十大原理
1.1 人們如何做出決策
1.1.1 原理一:人們面臨權衡取捨
1.1.2 原理二:某種東西的成本是為了得到它所放棄的東西
1.1.3 原理三:理性人考慮邊際量
1.1.4 原理四:人們會對激勵做出反應
新聞摘錄 激勵型工資
1.2 人們如何相互交易
1.2.1 原理五:貿易可以使每個人的狀況都變得更好
1.2.2 原理六:市場通常是組織經濟活動的一種好方法
參考資料 亞當·斯密與看不見的手
1.2.3 原理七:政府有時可以改善市場結果
1.3 整體經濟如何運行
1.3.1 原理八:一國的生活水平取決於它生產物品與勞務的能力
1.3.2 原理九:當政府發行了過多貨幣時,物價上升
1.3.3 原理十:社會面臨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的短期權衡取捨
新聞摘錄 為什麼你應該學習經濟學
1.4 結論
參考資料 如何閱讀本書
內容提要
關鍵概念
複習題
問題與應用
第2章 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
2.1 作為科學家的經濟學家
2.1.1 科學方法:觀察、理論和進一步觀察
2.1.2 假設的作用
2.1.3 經濟模型
2.1.4 我們的第一個模型:循環流量圖
2.1.5 我們的第二個模型:生產可能性邊界
2.1.6 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
參考資料 什麼人在學習經濟學
2.2 作為政策顧問的經濟學家
2.2.1 實證分析與規范分析
2.2.2 華盛頓的經濟學家們
新聞摘錄 橄欖球經濟學
2.2.3 為什麼人們總是不遵從經濟學家的建議?
2.3 經濟學家意見分歧的原因
2.3.1 科學判斷的不同
2.3.2 價值觀的不同
2.3.3 感覺與現實
2.4 出發吧
新聞摘錄 環境經濟學
內容提要
關鍵概念
複習題
問題與應用
附錄 繪圖:簡單的複習
第3章 相互依存性與貿易的好處
3.1 一個現代經濟寓言
3.1.1 生產可能性
3.1.2 專業化與貿易
3.2 比較優勢:專業化的動力
3.2.1 絕對優勢
3.2.2 機會成本和比較優勢
3.2.3 比較優勢與貿易
3.2.4 貿易的價格
參考資料 亞當·斯密與大衛·李嘉圖的思想遺產
3.3 比較優勢的應用
3.3.1 老虎伍茲應該自己修剪草坪嗎
新聞摘錄 日新月異的國際貿易
3.3.2 美國應該與其他國家進行貿易嗎
3.4 結論
內容提要
關鍵概念
複習題
問題與應用
第2篇 市場如何運作
第4章 供給與需求的市場力量
4.1 市場與競爭
4.1.1 什麼是市場
4.1.2 什麼是競爭
4.2 需求
4.2.1 需求曲線:價格和需求量之間的關系
4.2.2 市場需求與個人需求
4.2.3 需求曲線的移動
案例研究 減少香煙需求量的兩種方法
4.3 供給
4.3.1 供給曲線:價格與供給量之間的關系
4.3.2 市場供給與個人供給
4.3.3 供給曲線的移動
4.4 供給與需求的結合
4.4.1 均衡
4.4.2 分析均衡變動的三個步驟
新聞摘錄 氦氣市場
新聞摘錄 自然災害之后物價上升
4.5 結論:價格如何配置資源
內容提要
關鍵概念
複習題
問題與應用
第5章 彈性及其應用
5.1 需求彈性
5.1.1 需求價格彈性及其決定因素
5.1.2 需求價格彈性的計算
5.1.3 中點法:一個計算變動百分比和彈性的更好方法
5.1.4 各種需求曲線
5.1.5 總收益與需求價格彈性
5.1.6 沿著一條線性需求曲線的彈性和總收益
新聞摘錄 能源需求
5.1.7 其他需求彈性
5.2 供給彈性
5.2.1 供給價格彈性及其決定因素
5.2.2 供給價格彈性的計算
5.2.3 各種供給曲線
5.3 供給、需求和彈性的三種應用
5.3.1 農業的好消息對農民來說會是壞消息嗎
5.3.2 為什麼石油輸出國組織不能保持石油的高價格
5.3.3 禁毒增加還是減少了與毒品相關的犯罪
5.4 結論
內容提要
關鍵概念
複習題
問題與應用
第6章 供給、需求與政府政策
6.1 價格控制
6.1.1 價格上限如何影響市場結果
案例研究 加油站前的長隊
案例研究 短期與長期中的租金控制
6.1.2 價格下限如何影響市場結果
案例研究 最低工資
新聞摘錄 查維茲總統與市場
6.1.3 對價格控制的評價
6.2 稅收
6.2.1 向賣者徵稅如何影響市場結果
6.2.2 向買者徵稅如何影響市場結果
案例研究 國會能分配工薪稅的負擔嗎
6.2.3 彈性與稅收歸宿
案例研究 誰支付奢侈品稅
6.3 結論
內容提要
關鍵概念
複習題
問題與應用
第3篇 市場和福利
第7章 消費者、生產者與市場效率
7.1 消費者剩餘
7.1.1 支付意願
7.1.2 用需求曲線衡量消費者剩餘
7.1.3 價格降低如何增加消費者剩餘
7.1.4 消費者剩餘衡量什麼
7.2 生產者剩餘
?7.2.1 成本與銷售意願
7.2.2 用供給曲線衡量生產者剩餘
7.2.3 價格上升如何增加生產者剩餘
7.3 市場效率
7.3.1 仁慈的社會計劃者
7.3.2 市場均衡的評價
案例研究 人體器官市場是否應該存在
新聞摘錄 轉賣門票
新聞摘錄 市場的奇蹟
7.4 結論:市場效率與市場失靈
內容提要
關鍵概念
複習題
問題與應用
第8章 應用:賦稅的代價
8.1 賦稅的無謂損失
8.1.1 稅收如何影響市場參與者
8.1.2 無謂損失與貿易的好處
8.2 決定無謂損失的因素
案例研究 無謂損失的爭論
8.3 稅收變動時的無謂損失和稅收收入
參考資料 亨利·喬治和土地稅
案例研究 拉弗曲線和供給學派經濟學
新聞摘錄 通向法國之路
8.4 結論
內容提要
關鍵概念
複習題
問題與應用
第9章 應用:國際貿易
9.1 決定貿易的因素
9.1.1 沒有貿易時的均衡
9.1.2 世界價格和比較優勢
9.2 貿易的贏家和輸家
9.2.1 出口國的得失
?9.2.2 進口國的得失
9.2.3關稅的影響
參考資料 進口配額:另一種限制貿易的方法
9.2.4 貿易政策的結論
9.2.5 國際貿易的其他利益
新聞摘錄 自由貿易的贏家應該補償輸家嗎
9.3 各種限制貿易的觀點
9.3.1 工作崗位論
新聞摘錄 離岸外包
9.3.2 國家安全論
9.3.3 幼稚產業論
?9.3.4 不公平競爭論
9.3.5 作為討價還價籌碼的保護論
新聞摘錄 關於自由貿易的第二種思想
案例研究 貿易協定和世界貿易組織
9.4 結論
內容提要
關鍵概念
複習題
問題與應用
第4篇 公共部門經濟學
第10章 外部性
10.1 外部性和市場無效率
10.1.1 福利經濟學:回顧
10.1.2 負的外部性
10.1.3 正的外部性
案例研究 技術溢出、產業政策與專利保護
10.2 針對外部性的公共政策
10.2.1 命令與控制政策:管制
10.2.2 以市場為基礎的政策 1:矯正性稅收與補貼
案例研究 為什麼對汽油徵收的稅如此之重
10.2.3 以市場為基礎的政策2:可交易的污染許可證
新聞摘錄 支持對碳徵稅
10.2.4 對關於污染的經濟分析的批評
10.3 外部性的私人解決方法
10.3.1 私人解決方法的類型
10.3.2 科斯定理
10.3.3 為什麼私人 解決方法並不總是有效
10.4結論
內容提要
關鍵概念
複習題
問題與應用
第11章 公共物品和公共資源
11.1 不同類型的物品
11.2 公共物品
11.2.1 搭便車者問題
11.2.2 一些重要的公共物品
案例研究 燈塔是公共物品嗎
11.2.3 成本—收益分析的難題
案例研究 一條生命值多少錢
11.3 公共資源
11.3.1 公地悲劇
11.3.2 一些重要的公共資源
新聞摘錄 布隆伯格的計劃
案例研究 為什麼黃牛沒有絕種
11.4 結論:產權的重要性
內容提要
關鍵概念
複習題
問題與應用
第12章 稅制的設計
12.1 美國政府的財政概況
12.1.1 聯邦政府
案例研究 未來的財政挑戰
12.1.2 州與地方政府
12.2 稅收和效率
12.2.1 無謂損失
案例研究 應該對收入徵稅,還是應該對消費徵稅
12.2.2 管理負擔
12.2.3 邊際稅率與平均稅率
12.2.4 定額稅
12.3 稅收與平等
12.3.1 受益原則
12.3.2 支付能力原則
案例研究 如何分配稅收負擔
12.3.3 稅收歸宿與稅收平等
案例研究 誰支付公司所得稅
新聞摘錄 稅收改革問答
12.4 結論:平等與效率之間的權衡取捨
內容提要
關鍵概念
複習題
問題與應用
第5篇 企業行為與產業組織
第13章 生產成本
13.1 什麼是成本
13.1.1 總收益、總成本和利潤
13.1.2 作為機會成本的成本
13.1.3 作為一種機會成本的資本成本
13.1.4 經濟利潤與會計利潤
13.2 生產與成本
13.2.1 生產函數
13.2.2 從生產函數到總成本曲線
13.3 成本的各種衡量指標
13.3.1 固定成本與可變成本
13.3.2 平均成本與邊際成本
13.3.3 成本曲線及其形狀
13.3.4 典型的成本曲線
13.4 短期成本與長期成本
13.4.1 短期與長期平均總成本之間的關係
13.4.2 規模經濟與規模不經濟
參考資料 針廠的經驗
13.5 結論
內容提要
關鍵概念
複習題
問題與應用
?第14章 競爭市場上的企業
14.1 什麼是競爭市場
14.1.1 競爭的含義
14.1.2 競爭企業的收益
14.2 利潤最大化與競爭企業的供給曲線
14.2.1 一個簡單的利潤最大化例子
14.2.2 邊際成本曲線和企業的供給決策
14.2.3 企業的短期停止營業決策
14.2.4 覆水難收與其他沉沒成本
案例研究 生意冷清的餐館和淡季的小型高爾夫球場
14.2.5 企業退出或進入一個市場的長期決策
14.2.6 用競爭企業圖形來衡量利潤
14.3 競爭市場的供給曲線
14.3.1 短期:有固定數量企業的市場供給
14.3.2 長期:有進入與退出的市場供給
14.3.3 如果競爭企業利潤為零,為什麼它們要留在市場上
14.3.4 短期與長期的需求移動
14.3.5 為什麼長期供給曲線向右上方傾斜
14.4 結論:在供給曲線背後
內容提要
關鍵概念
複習題
問題與應用
第15章 壟斷
15.1 為什麼會產生壟斷
?15.1.1 壟斷資源
15.1.2 政府創造的壟斷
15.1.3 自然壟斷
15.2 壟斷者如何做出生產與定價決策
15.2.1 壟斷與競爭
15.2.2 壟斷者的收益
15.2.3 利潤最大化
參考資料 為什麼壟斷者沒有供給曲線
15.2.4 壟斷者的利潤
案例研究 壟斷藥品與非專利藥品
15.3 壟斷的福利代價
15.3.1 無謂損失
15.3.2 壟斷利潤:是一 種社會代價嗎
15.4 價格歧視
15.4.1 關於定價的一個寓言
15.4.2 “定價寓言”的寓意
15.4.3 價格歧視分析
15.4.4 價格歧視的例子
新聞摘錄 TKTS與其他計劃
15.5 對壟斷的公共政策
15.5.1 用反托拉斯法增強競爭
新聞摘錄 航空公司的合併
15.5.2 管制
新聞摘錄 公共交通與私人企業
15.5.3 公有制
15.5.4 不作為
15.6 結論:壟斷的普遍性
內容提要
關鍵概念
複習題
問題與應用
第16章 壟斷競爭
16.1 在壟斷和完全競爭之間
16.2 有差別產品的競爭
16.2.1 短期中的壟斷競爭企業
16.2.2 長期均衡
16.2.3 壟斷競爭與完全競爭
16.2.4 壟斷競爭與社會福利
新聞摘錄 多樣性不充分是一種市場失靈
16.3 廣告
16.3.1 關於廣告的爭論
案例研究 廣告與眼鏡的價格
參考資料 加爾布雷思與哈耶克
16.3.2 作為質量資訊的廣告
16.3.3 品牌
16.4 結論
內容提要
關鍵概念
複習題
問題與應用
第17章 寡頭
17.1 只有少數幾個賣者的市場
17.1.1 雙頭的例子
17.1.2 競爭、壟斷和卡特爾
17.1.3 寡頭的均衡
17.1.4 寡頭數量如何影響市場結果
17.2 合作經濟學
17.2.1 囚徒困境
17.2.2 作為囚徒困境的寡頭
案例研究 OPEC和世界石油市場
17.2.3 囚徒困境的其他例子
17.2.4 囚徒困境與社會福利
17.2.5 人們有時能合作的原因
案例研究 囚徒困境的比賽
新聞摘錄 奧曼和謝林
17.3 針對寡頭的公共政策
17.3.1 貿易限制與反托拉斯法
案例研究 一次違法的通話
新聞摘錄 公開的價格勾結
17.3.2 關於反托拉斯政策的爭論
新聞摘錄 政策的撤銷
案例研究 微軟案
17.4 結論
內容提要
關鍵概念
複習題
問題與應用
第6篇 勞動市場經濟學
第18章 生產要素市場
18.1 勞動的需求
18.1.1 競爭的、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的企業
18.1.2 生產函數與勞動的邊際產量
18.1.3 邊際產量值和勞動需求
參考資料 投入需求與產量供給:同一枚硬幣的兩面
18.1.4 什麼引起勞動需求曲線移動
參考資料 路德派暴動
18.2 勞動的供給
18.2.1 工作與閑暇的權衡取舍
18.2.2 什麼引起勞動供給曲線移動
18.3 勞動市場的均衡
18.3.1 勞動供給的移動
新聞摘錄 移民經濟學
18.3.2 勞動需求的移動
案例研究 生產率與工資
參考資料 買方壟斷
18.4 其他生產要素:土地和資本
18.4.1 土地和資本的市場均衡
參考資料 什麼是資本的收入
18.4.2 生產要素之間的聯系
案例研究 黑死病的經濟學
18.5 結論
內容提要
關鍵概念
複習題
問題與應用
第19章 收入與歧視
19.1 決定均衡工資的若干因素
19.1.1 補償性工資差別
19.1.2 人力資本
案例研究 日益增加的技能價值
19.1.3 能力、努力和機遇
?新聞摘錄 制造業工作崗位的流失
案例研究 漂亮的福利
19.1.4 教育的另一種觀點:信號
19.1.5 超級明星現象
新聞摘錄 恐怖分子的人力資本
19.1.6 高於均衡的工資:最低工資法、工會和效率工資
19.2 歧視經濟學
19.2.1 勞動市場歧視的衡量
案例研究 Emily比Lakisha更容易找到工作嗎
19.2.2 雇主的歧視
案例研究 電車上的種族隔離與利潤動機
新聞摘錄 性別差異
19.2.3 顧客與政府的歧視
案例研究 體育運動中的歧視
19.3 結論
內容提要
關鍵概念
複習題
問題與應用
第20章 收入不平等與貧困
20.1 不平等的衡量
20.1.1 美國的收入不平等
20.1.2 世界各國的收入不平等狀況
20.1.3 貧困率
20.1.4 衡量不平等時的問題
案例研究 不平等的其他衡量標準
20.1.5 經濟流動性
新聞摘錄 什麼使不平等加劇
20.2 收入再分配的政治哲學
20.2.1 功利主義
20.2.2 自由主義
20.2.3 自由至上主義
20.3 減少貧困的政策
20.3.1 最低工資法
20.3.2 福利
20.3.3 負所得稅
20.3.4 實物轉移支付
新聞摘錄 童工
20.3.5 反貧困計劃和工作激勵
20.4 結論
內容提要
關鍵概念
複習題
問題與應用
第7篇 深入研究的論題
第21章 消費者選擇理論
21.1 預算約束:消費者能買得起什麼
21.2 偏好:消費者想要什麼
21.2.1 用無差異曲線代表偏好
21.2.2 無差異曲線的四個特徵
21.2.3 無差異曲線的兩個極端例子
21.3 最優化:消費者選擇什麼
21.3.1 消費者的最優選擇
參考資料 效用:描述偏好和最優化的另一種方法
21.3.2 收入變動如何影響消費者的選擇
21.3.3 價格變動如何影響消費者的選擇
21.3.4 收入效應與替代效應
21.3.5 需求曲線的推導
21.4 三種應用
21.4.1 所有的需求曲線都向右下方傾斜嗎
案例研究 尋找季芬財
21.4.2 工資如何影響勞動供給
案例研究 勞動供給的收入效應:歷史趨勢、彩票贏家及卡內基的猜測
21.4.3 利率如何影響家庭儲蓄
21.5 結論: 人們真的這樣想嗎
內容提要
關鍵概念
複習題
問題與應用
第22章 微觀經濟學前沿
22.1 不對稱資訊
22.1.1 隱蔽性行為:委托人、代理人及道德風險
22.1.2 隱蔽性特徵:逆向選擇和次品問題
參考資料 公司管理
22.1.3 為傳遞私人資訊發訊號
案例研究 作為訊息的禮物
22.1.4 引起資訊披露的篩選
22.1.5 不對稱資訊與公共政策
22.2 政治經濟學
22.2.1 康多塞投票悖論
22.2.2 阿羅不可能性定理
22.2.3 中間選民說了算
22.2.4 政治家也是人
新聞摘錄 農業政策與政治
22.3 行為經濟學
22.3.1 人並不總是理性的
22.3.2 人關注公正
新聞摘錄 這是你經濟學的大腦
22.3.3 人有時是矛盾的
22.4 結論
內容提要
關鍵概念
複習題
問題與應用
術語表
索引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