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筆再正常不過的訂單,卻在“請求”狀態卡了致命的5分鐘。當系統終于反應過來,超過12,000 USDT的財富已在Tickmill平臺的“延遲”中灰飛煙滅。近日,一匯友極其痛心地分享了其在Tickmill平臺的糟心經歷。而更令人心驚的是,投訴區的聲音正匯成一片:出金無門、賬戶封禁、客服失聯……無數投資者都在遭遇Tickmill平臺給他們帶來的“陣痛”。
訂單延遲與維權困境
據匯友描述,他在Tickmill平臺交易已有一段時間,此前交易一直正常進行。然而,在近期的一次關鍵交易中,他的買入訂單在“請求”狀態卡了將近5分鐘,這對于以秒為計算單位的外匯市場來說是致命的。等到平臺最終執行時,市場價格已大幅不利,造成超過12,000 USDT的損失。
匯友強調,這明顯是平臺執行問題,而非正常的市場風險,因為另一個訂單的執行記錄證明他的交易是真實且正常執行的,但同期其他訂單卻未能如此。他立即整理了完整的交易記錄和截圖,向Tickmill提交了正式投訴。
在苦等了近一周的時間之后,匯友終于收到了平臺的正式回應,但結果令他失望。Tickmill方面聲稱,匯友賬戶已被切換至“機構數據源”,并以此作為拒絕退款的依據。匯友對此完全不能接受:“我在收到任何關于賬戶或數據源變更的郵件之前就已下單”。
更令他感到不公平的是,Tickmill方面進一步聲稱他的交易風格“不屬于標準零售流量”。匯友反駁道,他此前一直在同一賬戶中進行大手數交易,從未出現任何問題。“如果真是這樣,他們理應在交易前告知我——而不是事后才說”。截至目前,匯友的投訴訴求并沒有得到回應。

眾多用戶的類似遭遇
Tickmill平臺的問題不僅限于匯友遭遇的交易執行延遲,更多用戶反映了出金困難和賬戶被封等問題。
一位用戶憤怒地指控:“這個應用是騙局,千萬不要下載,否則你會損失所有錢。一旦充值,就不可能追回。我充值了500美元,然后決定提現,他們說已經完成,現在一個月過去了,我的錢還沒到賬。”

另一用戶則分享了其賬戶被異常關閉的經歷:“我在Tickmill平臺開了一個賬戶,獲得了30美元的贈金。交易盈利后,我申請提現。可盡管我完全遵守了公司的所有規則,但平臺還是以電話無人接聽為由關閉了我的賬戶,并拒絕支付我的盈利。”

還有用戶反映,他在決定離開這個平臺前申請了提現全部資金,但他無法追蹤提現記錄,也根本無法聯系到客服:“我多次嘗試聯系客服,但始終無人回應。我已經三次嘗試聯系客服,并附上了提現截圖,但都石沉大海。”

牌照不是萬能的,沒有牌照是萬萬不能的
Tickmill宣稱自己是一家受多重監管的全球經紀商,但實際情況可能比表面看起來復雜得多。
Tickmill集團確實擁有多個監管實體,包括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塞浦路斯證券交易委員會(CySEC)、塞舌爾金融服務管理局(FSA)等。然而,對亞洲投資者而言,重要的是意識到他們通常會被安排在Tickmill Ltd(塞舌爾)這一實體下進行交易。
塞舌爾的監管遠不如英國FCA嚴格,與FCA提供的高達85,000英鎊的投資者保護相比,塞舌爾監管幾乎沒有類似的強制賠償計劃。這意味著當交易出現問題或公司破產時,投資者的資金安全幾乎沒有任何保障。
我們常說:牌照不是萬能的,沒有牌照是萬萬不能的。這二者同樣重要!在此強烈建議所有交易者:在選擇經紀商時,請注意穿透其“多重監管”的宣傳迷霧,看清你實際開戶的監管實體背后的保護力度;警惕那些點差過高、條款隱晦、投訴頻發的平臺;更重要的是,多方考察用戶評價,特別是關于出金和處理盈利賬戶的案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