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利用我的無知,把我推進火坑,然后嘲笑我不會逃生。” 一名eToro用戶的控訴背后,是無數新手投資者共同的困境。短短幾個月的交易,他在eToro平臺上損失了17萬美元。做為一個新手,他對差價合約、杠桿以及其中的極端風險一無所知,而eToro非但沒有提供保護,反而將他置于更危險的境地。
新手用戶指控eToro未充分履行風險告知義務
據匯友描述,其最初選擇eToro是因為它在澳大利亞ASIC的嚴格監管下,他認為這意味著他的投資將受到充分保護。而平臺大力宣揚的“社交交易”和“復制跟單”功能,也對他這樣的新手極具吸引力。
回想整個開戶過程,匯友覺得平臺并未充分履行風險告知義務。匯友表示,他對差價合約(CFD)和杠桿交易的極端風險一無所知,而eToro非但沒有以清晰明確的方式向他解釋這些復雜金融產品的風險,反而利用了他的無知,在未給予明確警告及告知風險的情況下,就將他的賬戶從澳大利亞監管轉移至塞舌爾,這意味著他失去了澳大利亞金融投訴 Authority(AFCA)等機構的保護。
災難很快降臨。在隨后幾個月的交易中,匯友因為平臺接連出現的異常滑點、系統故障和強制平倉等問題,“莫名其妙”就虧掉了17萬美元。匯友表示,當他試圖尋求解釋時,eToro以 “輕蔑”的態度關閉了他的賬戶,仿佛是在施舍恩惠。如今,他背負著近20萬美元的債務,家庭陷入困境,健康徹底崩潰。

ASIC曾起訴eToro不正當地提供高風險差價合約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匯友的遭遇并非個例。早在2023年8月,澳大利亞證券和投資委員會(ASIC)對eToro澳大利亞分公司提起訴訟,指控該社交交易平臺不正當地允許大量零售投資者使用高風險、不穩定的產品。據ASIC稱,在2021年10月5日至2023年6月14日期間,有近2萬名eToro客戶在差價合約中遭受損失。
該監管當局還指出,eToro的差價合約目標市場包括閱歷尚淺和缺乏經驗的投資者,并舉例說,eToro的篩選測試非常容易通過,即使對不熟悉CFD風險的投資者來說也是如此。詳情點擊《ASIC起訴eToro不正當地提供高風險差價合約產品》
根據多國監管規定,金融服務商必須對客戶的金融知識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進行評估。eToro聲稱是適合初學者的平臺,但從種種反饋來看,其在關鍵風險告知方面存在嚴重不足,還望平臺引起重視。
FX110網提醒
金融市場的喧囂背后,隱藏著一個殘酷的真相:在差價合約與杠桿交易中,近80%的散戶投資者最終以虧損收場。這一數字并非偶然,而是由杠桿的“雙刃劍”特性、市場波動的不確定性以及信息與資源的天然不對等共同釀成的結果。外匯差價合約因其高杠桿特性,能夠瞬間放大收益,卻也足以在波動中吞噬全部本金,甚至讓投資者背負遠超初始投入的債務。
平臺方必須直面其不可推卸的責任——以清晰、透明的方式向投資者揭示風險,而非利用晦澀的條款逃避告知義務。而對每一位投資者而言,自我保護永遠是最后且最堅固的防線。在追逐高收益的誘惑前,務必清醒認識到:金融市場從不同情無知,亦不彌補沖動。唯有主動學習產品規則、評估自身風險承受能力、警惕過度杠桿的誘惑,才能真正避免成為那80%中的一員。
更多FX110 影音內容
維權1時間、活動花絮、交易員採訪不定期更新中!歡迎前往 Youtube 觀看
FX110 網站功能探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