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經濟大蕭條──不願回想起的恐怖

作者:Joker

時間:2019-12-30 10:00:55

4346

【1月第1期】

大部分人做外匯交易,僅僅依賴外匯分析師的判斷分析,甚至於盲從某些“老師”喊單帶單。在這個人性瘋狂遠勝過技術畫線的當下,我們來看看一些和交易相關、或蘊含著交易理念的經典電影。

 1、1929年大崩盤 : The Great Crash (2009) 

▲資料來源: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這是一部探索1929年華爾街崩盤原因的紀錄片。

1929年10月,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股票暴跌了三分之一。後來,三千家銀行倒閉了,帶走了人們的儲蓄。倖存的目擊者描述了歷史上最大的金融災難。

1919年,美國從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獲得了勝利和統治地位。英國及其歐洲盟國在戰爭中耗盡了財力。相比之下,美國經濟繁榮,世界也跟著美國的旋律起舞。寬鬆的信貸和大規模生產為1920年代的消費時代奠定了基礎。股市上漲,投資者蜂擁而至,借錢來應對泡沫。 1928年,市場在短短12個月內上漲了50%。

之後,全球爆發了一場毀滅性的大蕭條,一直持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股票直到1954年才恢復到崩潰前的價值。這是一個我們希望再也不會發生的金融災難故事。

 2、崩潰的銀行 Frontline: Breaking The Bank (2009) 

當美國第四大的投資銀行瀕臨倒閉時,全美國最大的銀行CEO們被召集到華爾街的會議室裡,研究挽救美國經濟的整體崩潰。而Merrill Lynch作為最大的房貸保險公司,為了自救,不得不將公司賣給了花旗銀行,而整個市場意外的出現信用崩潰。華爾街的主席不得不向白宮政府求援。在獲得700億美元的緊急援救款的情況下,美國最大的幾家銀行機構CEOs,被迫接受了政府的注資,失去了對自己銀行的完全控制。由於Merrill的巨額債務150億損失,花旗銀行發現自己莫名的被拖入破產的地步,在政府的強制干預下,額外200億納稅人的錢匯入花旗銀行,這個艱難的公司合併勉強的完成了。

當金融危機出現時,銀行的不負責任成為了最大魁首,自2009年1月,美國的銀行系統被國家直接控股,美國經濟已經不再是一個自由市場了。

 3、風投這東西 Something Ventured (2011) 

▲資料來源:Zeitgeist Films

《商業周刊》評選MBA必看30部電影之一 。 Apple. Intel. Genentech. Atari. Google. Cisco這些響亮的名字都在風險重重中脫穎而出。而在這些全世界最具革新性的公司背後是一大把看見別人看不見的機會的人(透過時間選擇、遠見、評估他人的能力以及很多運氣)。在風投這個詞彙產生之前所有與支撐及建立公司相關的公司就是它的雛形:這些公司促成了微處理器、個人電腦和網絡的超凡增長。本片就是揭示20世紀那些最偉大的公司建立過程的起起落落,以及商界最響亮的名字背後隱藏的戲劇性故事。

 4、經濟機器是如何運行的 How The Economic Machine Works? (2008) 

▲資料來源:Ray Dalio

Ray Dalio在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之後,在Youtube上的分享的一個30分鐘的影片,介紹生產效果、短期債務週期、長期債務週期的起源。這個影片對於沒有任何經濟學基礎的人都是便於理解的。比爾蓋茲對這個影片的推薦語是這樣的:"This knowledge would help everyone as investors and citizens. Watching it for 30 minutes is a worthwhile investment." 這些知識對每個人都有幫助,無論是投資者還是普通人;看三十分鐘本身就是一個值得的投資。

 5、內在崩潰 Inside the Meltdown (2009) 

▲資料來源:PBS

經濟怎麼這麼快就崩壞了,保爾森和伯南克看不到的警訊,一切已然停不下來,也沒辦法解決。

 相關閱讀:

歷史現象背後存在的金融秘密

當金錢失去意義 看巴菲特如何經營人生

慾望、金錢與人性交織一場黑色大夢


評論

    暫時還沒評論,來留下你的印象吧

    我要評論

    • 請選擇綜合評分:

    (1000字内。圖片請上傳GIF,JPG,PNG,可上傳9張)

    發表評論

    熱點推薦

    評論發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