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貨幣爭霸史 判斷行情準度飆超高 (上篇)

作者:陳宜伶、李柏彥

時間:2021-01-05 17:39:56

7097

“貨幣的命運最終也將成為國家的命運。”——著名的貨幣專家弗蘭茲·皮克

第一次貨幣戰爭:中國紙幣崩潰,歐洲崛起

眾所周知,早在北宋時期中國就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貨幣——交子。經過宋、金時期的實踐之後,元朝的紙幣發展的相當成熟。但是到了明朝中葉,儘管紙幣的發行與流通使用得到朝廷的法律保障,但由於朝廷濫發紙幣,引發了嚴重的通貨膨脹,最終不得不退出流通,白銀取而代之。中國開始了銀本位制,這也成為日後中國由盛轉衰的根本原因。

而與此同時,出於對黃金和白銀的渴望,西班牙和葡萄牙積極支持航海事業,開闢了直通印度和中國的新航路。建立起海外殖民地,大肆掠奪當地的黃金和白銀,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歐洲逐步崛起。

第二次貨幣戰爭:牛頓奠定金本位制

當中國建立銀本位制時,歐洲實行的卻是金銀複本位制,即黃金和白銀同時作為貨幣流通。

中國對白銀的巨大需求,使得銀價高漲,歐洲人紛紛把白銀運往中國以牟取暴利。這些運往中國的白銀,除了從美洲開採出來的,還有直接從歐洲的流通領域中退出的貨幣。白銀大量退出貨幣流通領域,使得歐洲出現了普遍的白銀短缺,造成了通貨緊縮。

為了解決金銀複本位制下的幣值紊亂,英國決定在1696年再次重鑄貨幣,卻以失敗告終。1717年,牛頓建議不再用白銀進行鑄幣,同時將黃金定價。自此,英國進入了事實上的金本位制。

由於牛頓的貢獻,英國在歐洲率先建立起金本位,形成了巨額黃金儲備,由此奠定了英國的金融霸主地位。

第三次貨幣戰爭:英國建立全球貨幣霸權

20世紀初,世界領土被瓜分完畢,英國所占份額最大。而英鎊,則伴隨著米字旗在全世界高高飄揚,擴張到全世界的各個角落,成為當時的全球通行證——世界貨幣。

當英鎊成為了世界貨幣,它就具有了無窮的魔力。一是向全球收取巨額鑄幣稅,二是對全球貨幣的調控權。

英國通過英鎊的世界貨幣地位,不僅在全球奪取了巨額利益,使其成為當時的超級大國,而且英鎊還延緩了大英帝國霸權的衰落。直到今天,英國都仍然受益於英鎊當年的世界貨幣地位。

第四次貨幣戰爭:美元取代英鎊

大約在1893年,美國的實際經濟就已經超過了歐洲,成為世界第一強國,並在此後逐步拉大了與歐洲之間差距。一戰結束後,歐洲一片廢墟,英國實力受到很大削弱,而美國則藉機強大起來,全球三分之一的黃金流入美國,美元成為硬通貨,紐約取代倫敦成為實力最強的金融中心。到二戰結束時,全世界三分之二的黃金掌握在美國人手中。到1948年時,美國官方黃金儲備高達21,682噸,占世界各國官方黃金儲備的74.5%。

1944年7月,44個國家在美國新罕布夏州的布列頓森林召開了聯合國與聯盟國家國際貨幣金融會議。經過20天的激烈爭論,最終達成了以美國“懷特計畫”為主、以英國“凱恩斯計畫”為輔的妥協貨幣協定,史稱“布列頓森林貨幣體系”。即美元與黃金掛鉤,其他成員國貨幣與美元掛鉤。同時還決定成立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以及一個全球性的貿易組織。

第五次貨幣戰爭:美國執意廢除金本位制

在初期,布列頓森林體系還比較穩定。世界各國經濟快速增長,美元發行規模也相應地出現了快速增長,但黃金增長非常有限。因此,美元應當相對於黃金貶值,但是布列頓森林體系又要求美元必須保持穩定與堅挺,於是出現“特里芬矛盾”(Triffin Dilemma)。

1958年以後,美國持續的收支赤字導致美元在世界各地氾濫成災,美元貶值動搖了人們對美元的信心,紛紛拋出美元買入黃金,美國的黃金儲備大量外流,對外短期債務激增。為了維護美元的穩定,美國在與黃金總庫成員國協商推出黃金雙價制和特別提款權,但並未從根本上解決特里芬矛盾。

1971年8月15日,尼克森宣佈美國實行“新經濟政策”,其核心內容就是美元與黃金脫鉤,美國不再向任何國家兌換黃金,布列頓森林體系自此名存實亡。

趕緊點連結閱讀「讀懂貨幣爭霸史 判斷行情準度飆超高 (下篇)


評論

    暫時還沒評論,來留下你的印象吧

    我要評論

    • 請選擇綜合評分:

    (1000字内。圖片請上傳GIF,JPG,PNG,可上傳9張)

    發表評論

    熱點推薦

    評論發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