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IC審查報告:持牌機構外包業務存多重風險

作者:FX110

時間:2025-10-10 17:05:18

4516

澳大利亞證券與投資委員會(ASIC)近日公布對持牌機構使用外包服務商的專項審查結果,指出在風險管理、網絡安全及持續監管等方面存在不足,要求機構切實承擔外包業務最終責任。

本次審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普查30家機構,其中17家存在業務外包。第二階段對其中10家開展深度檢查,范圍涵蓋離岸外包,所有機構都表示,他們對離岸外包風險的風險偏好處于平衡或較低的水平,并實施了識別、評估和管理這些風險的安排。  

ASIC明確,持牌機構可將投資管理、資產托管等職能外包,但必須對履行法定義務承擔最終責任。機構需建立有效機制審慎選擇服務商、持續監控其表現,并妥善處理違約行為。

審查發現五大關鍵風險:

  • 對業務流程失控,影響客戶信息保密性

  • 受外國法律管轄的服務商可能與澳洲法律要求產生沖突

  • 離岸外包數據泄露難以及時發現和處理

  • 服務中斷可能損害消費者權益

  • 外包監督體系有效性面臨挑戰

ASIC調查發現,不同機構管理離岸外包風險的系統成熟度存在顯著差異。總體而言,業務規模越大的機構,其在持續表現監控和服務協議違約處理方面的風險管理體系越完善。4家領先機構建立了專門的外包治理委員會和專業化管理團隊。

改進建議

持牌機構在與外包服務商合作時,建議結合本次審查發現從以下方面完善風險管理安排:

  • 建立合理的外包服務商準入盡職調查程序

  • 切實履行對外包服務的監督責任

  • 確保外包服務商符合本機構網絡安全政策標準

  • 對國內外包服務商實行統一的客戶信息處理標準

  • 建立持續評估與監控外包風險的有效框架并定期更新

ASIC建議所有正在或計劃使用外包服務商的持牌機構,結合本次審查發現進行針對性改進。該機構也將持續關注金融服務實體的治理與風險管理框架,對未建立必要消費者與投資者保護機制的機構將依法追責。


評論

    暫時還沒評論,來留下你的印象吧

    我要評論

    • 請選擇綜合評分:

    (1000字内。圖片請上傳GIF,JPG,PNG,可上傳9張)

    發表評論

    熱點推薦

    評論發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