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瑕疵竟導致世界經濟危機?

作者:Joker

時間:2020-01-06 09:40:49

3644

【1月第2期】

大部分人做外匯交易,僅僅依賴外匯分析師的判斷分析,甚至於盲從某些“老師”喊單帶單。在這個人性瘋狂遠勝過技術畫線的當下,我們來看看一些和交易相關、或蘊含著交易理念的經典電影。

1、瑕疵 The Flaw (2011) 

▲資料來源:New Video Group

“主導世界運作的經濟模型是有瑕疵的!”此番話出自於前美國聯準會的主席葛林斯潘。導演登門拜訪耶魯、哈佛等一流大學的經濟學教授、諾貝爾獎得主、基金公司創辦經理、房地產投資人等,縱向追溯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歷程,橫向調查了金融環境的現況。當我們都畏懼著金融風暴,深知可能造成的重大危害,卻又一片迷惘的同時,本片抽絲剝繭,一步步探尋導致經濟危機的瑕疵究竟藏在何處。

2、紐約期貨交易所 The Pit (2009) 

▲資料來源:Rapid Heart Pictures

該片真實地跟隨一群在紐約期貨交易市場最前線的交易員,看著他們發家致富,看著他們窮困潦倒,看看他們背後的故事,他們的喜怒哀樂,看他們一週幹掉幾百萬,看他們的豪宅泳池,看他們在交易電子化後的落寞。那種圍在Ring的周圍大喊大叫的激情,就漸漸消散在時代的洪流裡。

3、我曾是瑞士銀行家 I Was a Swiss Banker (2007) 

▲資料來源:Bachim Film

羅傑是一位年輕的、充滿自信心、有點孩子氣的人。他有著非常成功的事業——走私黑錢。但一次行動改變了他的整個生活。面對海關人員,他失去了冷靜並決定逃跑......

4、大企業 The Corporation (2003) 

▲資料來源:Big Picture Media

本部紀錄片以深入淺出的手法,從現代企業的本質、演變、衝擊和可能的未來四個方面,批判地揭示了現代企業所隱含的內在運作、發展的歷史、其所帶來極具爭議性的衝擊及未來的可能發展。影片開篇便採用了“世衛組織國際疾病分類第10版”和“心理疾病診斷統計手冊第4版”的診斷標準,對那些財團法人或大企業進行人格檢查,試圖揭開跨國大企業的真面目。本片耗時六年完成,採訪了來自不同業界的40位人士,這些業界精英現身說法,道出了企業機構以牟取利潤為終極使命的驚人秘密。我們的確患病了,唯利是圖、人情冷漠、反社會人格等等,我們所能做的就是依靠我們的勇氣、智慧和決心去阻止它。 

由馬克·阿克巴與詹尼弗·阿爾伯特聯合執導的發人深省的紀錄片《大企業》,根據喬爾·巴肯的《企業的性格與命運》改編拍攝而成。本片榮獲2004年聖丹斯電影節世界電影單元-紀錄片大獎在內的26項國際大獎以及10項觀眾票選最佳影片。

5、期貨往事 Futures Past (2016) 

▲資料來源:Jordan Melamed

董事Jordan Melamed回到過去,記錄了期貨交易的世界,重新點燃了他父親——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名譽主席——專橫的Leo Melamed一生的戰鬥。

 相關閱讀:

1929經濟大蕭條──不願回想起的恐怖

歷史現象背後存在的金融秘密

當金錢失去意義 看巴菲特如何經營人生


評論

    暫時還沒評論,來留下你的印象吧

    我要評論

    • 請選擇綜合評分:

    (1000字内。圖片請上傳GIF,JPG,PNG,可上傳9張)

    發表評論

    熱點推薦

    評論發表成功